建聲與電聲的協同效應:物理場域中現代聲學環境應用研究
來源:廣州艾索技術 編輯:lgh 2025-04-10 11:47:5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大家未必了解聲音的物理特性,比如在空氣中的傳輸特性,影響聲音效果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音質等。首先要明白建筑聲學的重要性,尤其是聲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擴聲設計改善音質問題,一直是“音響人”經常遇到的頭疼問題,下面將給大家細細道來。
01
聲音的傳播特性
聲音是由物體振(zhen)動產生的(de)聲波,通過(guo)介質進行傳播,在聲場(chang)中(zhong)傳播包括直達(da)聲、反射、折射、繞射、穿透和吸收等形(xing)式。室(shi)內觀(guan)眾(zhong)區聽(ting)到(dao)的(de)聲音除了(le)直達(da)聲,還有(you)經過(guo)反射的(de)近(jin)次反射聲和混響(xiang)聲,這些聲音的(de)共同作用形(xing)成(cheng)了(le)系(xi)統的(de)音質效果。

直達聲 :指(zhi)從(cong)聲源直接傳(chuan)播(bo)到聽音(yin)點(dian)的(de)聲音(yin),其傳(chuan)播(bo)路徑是從(cong)聲源到該點(dian)的(de)直線段(duan)。主要起到提供聲源的(de)方向,提高(gao)聲音(yin)清晰(xi)度和聲壓(ya)級的(de)主要來(lai)源。
近次反射聲 :指相(xiang)對直達(da)聲(sheng)延遲(chi)50ms以(yi)內到達(da)的(de)反射(she)聲(sheng)。近次反射(she)聲(sheng)難(nan)以(yi)和(he)直達(da)聲(sheng)分開,相(xiang)互融(rong)合(he)。主要起到提(ti)高聲(sheng)壓級和(he)聲(sheng)音(yin)清晰度,增強(qiang)聲(sheng)音(yin)的(de)空間感。
混響聲 :指在近次反射聲(sheng)(sheng)后(hou)陸續(xu)到達的(de)、經過多(duo)次反射的(de)聲(sheng)(sheng)音(yin)。沒有方向(xiang)性和聲(sheng)(sheng)音(yin)信息,但它使(shi)聲(sheng)(sheng)場分(fen)布(bu)均(jun)勻,音(yin)質豐滿。若(ruo)混(hun)(hun)響(xiang)時間合適則(ze)(ze)(ze)聲(sheng)(sheng)音(yin)豐滿,語(yu)音(yin)飽滿;混(hun)(hun)響(xiang)時間短則(ze)(ze)(ze)聲(sheng)(sheng)音(yin)較干(gan)硬、呆(dai)板;若(ruo)混(hun)(hun)響(xiang)聲(sheng)(sheng)過長(chang)則(ze)(ze)(ze)聲(sheng)(sheng)音(yin)含混(hun)(hun)不清(qing),語(yu)音(yin)清(qing)晰(xi)度(du)下(xia)降,樂音(yin)缺乏力(li)度(du)和節奏感。
因此,要獲得良好的音響效果,除良好性能的音響器材和合理的系統設計外,還需具備良好建聲基礎,即聲場建聲環境。
02
最佳混響時間
混響,是一種物理現象。 聲波在室內傳播時,被墻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礙物吸吸和反射,直到完全消散。當聲源停止發聲后,聲波在室內要經過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聲學中的混響時間RT60定義即聲音突然停止發聲,到平均聲能密度自原始值衰變到其百萬分之一,即聲壓級降低 60 dB 所用的時間,單位為“秒”。 為保證擴聲的(de)清晰度(du)和層次感,各類廳堂的(de)最(zui)佳混響時間(jian)建議參考(kao)如下;
1.普通會議(yi)室(shi)最佳混(hun)(hun)響時間:0.6–1.0秒(miao)(miao)。小型教室(shi)建議(yi)0.4–0.6秒(miao)(miao)。大型階(jie)梯(ti)教室(shi)需避免(mian)回聲,混(hun)(hun)響時間不超過1.0秒(miao)(miao)。
2.視頻會(hui)(hui)議室最佳混(hun)響(xiang)時間:0.6秒。為(wei)避免給遠端(duan)造(zao)成視頻會(hui)(hui)議“回聲”問題,建議0.6秒左右。
3.多功能廳最佳(jia)混響(xiang)時間(jian):0.8–1.4秒。以語言(yan)清(qing)晰度為(wei)主時(如(ru)演(yan)講、會議),建議0.8–1.2秒;兼顧小型演(yan)出時,不(bu)得超過1.4秒。
03
建聲與擴聲協同原則
建筑聲學條件(簡稱“建聲”)與擴聲系統設計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兩者共同決定了聲音的最終表現效果 。建聲是空間本身的聲學特性,在建筑聲學條件不佳(如混響時間過長、回聲嚴重、聲聚焦等)的會議廳中,無法通過擴聲完全修正嚴重缺陷。而擴聲是人為通過設備增強和優化聲音的過程 。若(ruo)建(jian)聲(sheng)條件(jian)不(bu)佳,即使使用高端擴(kuo)聲(sheng)設備,也(ye)難以獲得理想音質;當然,合(he)理的(de)擴(kuo)聲(sheng)設計可(ke)(ke)以一定程度(du)上彌補建(jian)聲(sheng)缺陷(xian),通(tong)過合(he)理的(de)聲(sheng)學補償和(he)系統優化來提升語音清(qing)晰度(du)和(he)聽感。擴(kuo)聲(sheng)系統通(tong)過技術(shu)手段可(ke)(ke)部(bu)分修正建(jian)聲(sheng)缺陷(xian),但無法完全替代良好的(de)建(jian)聲(sheng)基礎。整體(ti)協(xie)同原則:
充分利用直達聲 。應使(shi)(shi)廳內早(zao)期反(fan)(fan)射聲(sheng)(sheng)(sheng)聲(sheng)(sheng)(sheng)場(chang)均勻分布,減少多次(ci)反(fan)(fan)射聲(sheng)(sheng)(sheng)(混響聲(sheng)(sheng)(sheng)),使(shi)(shi)到達觀眾席的(de)早(zao)期反(fan)(fan)射聲(sheng)(sheng)(sheng)相(xiang)對于(yu)(yu)直(zhi)達聲(sheng)(sheng)(sheng)的(de)延遲時間(jian)宜小于(yu)(yu)或等于(yu)(yu)50ms(相(xiang)當于(yu)(yu)聲(sheng)(sheng)(sheng)程(cheng)差17m)。在擴聲(sheng)(sheng)(sheng)設計(ji)音(yin)箱(xiang)(xiang)位(wei)置時應考慮(lv)主音(yin)箱(xiang)(xiang)直(zhi)達聲(sheng)(sheng)(sheng)覆蓋范圍,保(bao)證坐(zuo)席區所有(you)位(wei)置能聽到音(yin)箱(xiang)(xiang)的(de)直(zhi)達聲(sheng)(sheng)(sheng)。
造型吊頂消除聲缺陷 。吊頂可(ke)根據聲(sheng)線分析設計宜(yi)于擴散(san)的(de)造型(xing),吊頂造型(xing)能(neng)為后排觀眾提供足夠的(de)反(fan)射聲(sheng),由(you)于聲(sheng)音(yin)會(hui)通過(guo)距離(li)的(de)增長(chang)而(er)衰減,但通過(guo)反(fan)射聲(sheng)的(de)補充可(ke)以補充聲(sheng)能(neng),使后排觀眾獲(huo)得良好音(yin)質。
合理布置音箱,保證聲場均勻 。一般來說(shuo),多功能(neng)廳(ting)側墻(qiang)宜設(she)計成反(fan)射(she)、擴散功能(neng)的(de)(de)墻(qiang)體(ti),為觀(guan)眾提供(gong)早期(qi)側向反(fan)射(she)聲(sheng),使觀(guan)眾獲得良(liang)好的(de)(de)音(yin)效。同時(shi)控制廳(ting)內混(hun)響時(shi)間(jian)控制在報(bao)告廳(ting)容積所對應的(de)(de)最佳混(hun)響時(shi)間(jian)范圍內,在擴散體(ti)表面增加吸聲(sheng)材料(liao)增加吸聲(sheng)量,以(yi)使聲(sheng)場盡(jin)可能(neng)均勻。
合理控制混響時間 。為(wei)控(kong)制混響時間,提(ti)高聲(sheng)音(yin)的(de)清(qing)晰(xi)度,則兩邊的(de)側墻(qiang)需補充適當(dang)的(de)吸(xi)聲(sheng)材料。為(wei)防(fang)止(zhi)聲(sheng)音(yin)通過后(hou)墻(qiang)反(fan)射至觀(guan)眾(zhong)前區而(er)引起(qi)回聲(sheng)缺陷(xian),報(bao)告(gao)廳的(de)后(hou)墻(qiang)必須鋪(pu)設(she)強吸(xi)聲(sheng)材料,控(kong)制反(fan)射聲(sheng)能,避免(mian)聲(sheng)學缺陷(xian)的(de)產生。
04
建聲與擴聲的設計指引
建聲設計思路: 在裝修設計(ji)時,不僅要注(zhu)意美(mei)觀性(xing)、實用性(xing)和造價(jia)成本,也必須注(zhu)意建聲(sheng)的問題(ti),應優(you)先考慮聲(sheng)學處(chu)理,否則后期音響系統效(xiao)果達(da)不到(dao)理想要求。
吸音材料:如木質吸音板、礦棉吸音板、聚酯纖維吸音板等,安裝于墻面、天花,有效吸收多余聲能,降低混響時間,提升語言清晰度。 吸音棉/氈:填充于墻體、吊頂空腔,或制成吸音模塊,高效吸聲,減少回聲與噪聲。 吸音軟包:布藝或皮革包裹的吸聲材料,安裝于墻面,兼具吸聲與裝飾效果。
聲學擴散材料:如QRD擴散板、圓柱擴散體、金字塔擴散體等,分散聲波能量,消除聲聚焦,使聲場均勻分布,提升音質。
隔音材料:隔音墻/隔斷:采用隔音磚、隔音板、隔音窗等構建,阻隔外部噪聲干擾,確保內部聲環境的純凈。 隔音門:特制的隔音門體,配備密封條與隔音玻璃,有效隔絕聲音傳播。
吸音窗簾/簾幕:懸掛在窗戶或舞臺兩側,吸收高頻聲波,降低反射聲,增加聲學舒適度。
聲學地毯:鋪設于地面,吸收腳步聲、座椅移動聲等低頻噪聲,提升聽音舒適度。
聲學涂料:涂覆于墻面,形成吸聲涂層,實現既有空間的聲學改造,兼顧裝飾性。
電聲設計與調試: 混響時間過長,如(ru)空曠場所聲音反射過多,導致語(yu)音清(qing)晰度下降。
選用輻射角度較小的強指向性音箱 ,讓聲音更精準傳輸到擴聲目標區域,減少頂面、墻面和地面反射,適用于高混響空間。選用聲音透亮的偏語言類音箱 ,避免音箱低頻較多造成音染,影響聲音的清晰度和層次感。多點布置小功率音箱減少聲反射 ,如在主要擴聲區(qu)均勻設置吸頂(ding)音箱。
聲場均勻度: 如不規則廳堂,特別是圓(yuan)形或穹頂結構(gou)的房間(jian),或硬質(zhi)墻面容(rong)易(yi)引發駐波或聲聚焦。
采用合理音箱布局,盡量采用分散式聲場,避免出現多只音箱相互干涉。 音箱安裝應杜絕安裝在廳堂角落,避免形成駐波,而降低聲音清晰度。
數字信號處理: 通過反饋抑制處理。調試好話筒在合適拾音距離不產生嘯叫,避免反饋導致聲音不清晰。 通過數字均衡調整優化。結合相關軟件測試房間混響過長的主要頻率,通過數字音頻處理設備適當衰減混響過長的頻率。設置合理的延時。在大型廳堂的多音箱系統中,主、輔音箱應根據距離設置正確的延時,避免聲音不同步導致聲音不清晰。 例如:在(zai)連續說話(hua)過(guo)程中(一二……),觀(guan)眾席聽到輔(fu)助音箱(xiang)發出“二”時,主音箱(xiang)的聲音到聽眾還在(zai)發出“一”。
建聲是基礎: 決定了聲(sheng)音傳播的“底色”,無法通過擴聲(sheng)完全修(xiu)正嚴重缺陷(如極端混(hun)響或噪聲(sheng)),因(yin)此做(zuo)好建聲(sheng)處(chu)理非常重要(yao),不能只考慮裝(zhuang)修(xiu)裝(zhuang)飾的美觀(guan)性,而忽略對(dui)音響系統的實用(yong)性。
擴聲是工具: 通過技術手段優化聲(sheng)(sheng)能(neng)分(fen)布和(he)音質(zhi),但(dan)需依賴(lai)建(jian)聲(sheng)(sheng)條件(jian),在有限的建(jian)聲(sheng)(sheng)條件(jian)基礎(chu)上,只能(neng)做適當優化和(he)提升,不(bu)能(neng)根本解決(jue)問題。
05
案例應用分享
案例1:某省級氣象局
基本情況: 某省氣象局采(cai)用短桿話(hua)筒(tong),4只(zhi)8寸多(duo)功能音(yin)箱,整個房間面(mian)積(ji)為(wei)160㎡左右(you),吊完(wan)頂后層高約為(wei)4.5m。現場使用話(hua)筒(tong)講(jiang)話(hua)時,回聲(sheng)嚴重,聲(sheng)音(yin)清晰度(du)極差(cha)。

現(xian)場(chang)房間布(bu)局圖
現場情況: 吊(diao)頂(ding)采用鋁合金格(ge)柵(zha),房(fang)間(jian)硬反射面(mian)(玻璃(li)、墻面(mian)、弧形屏(ping)等)導致聲波多次反射,基(ji)本沒有吸聲處理。
測試數據: 混響時間(jian)(RT60)長達2秒左右(you)。甚至有些地(di)方超過了2.3秒,遠超正常(chang)會議室標準(zhun)(推薦RT60≤0.6-0.8秒)。
處理辦法: 將原壁掛音箱音量調小,減少較大聲壓級在墻面、 地面和天花頂面等反射,并在會議桌上方增加8只吸頂音箱,使吸頂音箱成主擴,提高聲場均勻度,從而提高整體的清晰度。
案例2:某報告廳
基本情況: 某該報告(gao)廳體(ti)型(xing)(xing)為長方形,長18.3米 X 寬13.5米 X 高6.7米。該報告(gao)廳體(ti)型(xing)(xing)面積約(yue)248㎡,容積約(yue)1660m³。采用6只多功能音(yin)箱采用落地支(zhi)架(jia)安裝。現(xian)場存在明顯回聲、聲場不均(jun)勻(yun),語言(yan)清(qing)晰度差,聽感不適(shi),影響(xiang)報告(gao)廳的正常使用等問題。

現場房間布局圖
現場情況: 該(gai)報告廳(ting)(ting)墻面(mian)采用木飾(shi)面(mian)、布藝硬包,吊頂普通裝飾(shi)板,地面(mian)為地毯,且存(cun)在大面(mian)積玻璃。整個(ge)廳(ting)(ting)堂(tang)吸(xi)音量不足,平(ping)行(xing)面(mian)易產(chan)生顫抖回(hui)聲(sheng)(sheng)、多(duo)重回(hui)聲(sheng)(sheng)等不良聲(sheng)(sheng)學現(xian)象。
測試數據: 混響時間(RT60)長(chang)達2秒(miao)左(zuo)右。甚至(zhi)有些地方超(chao)過了2.21秒(miao),遠超(chao)正常大會議(yi)室標準(推薦RT60≤0.8-1秒(miao))。
處理辦法: 將原多功能音箱更換為音柱音箱,減少音箱過多的中低頻輸出 ,從面提高聲音清晰度。同時選用音箱的覆蓋角度更窄 ,聲(sheng)(sheng)音可以(yi)更集中(zhong)傳輸到(dao)聽眾區域,以(yi)減少較大聲(sheng)(sheng)壓(ya)級在(zai)墻面、地面和天花頂(ding)面等反射,提高聲(sheng)(sheng)場均勻度(du),從(cong)而提高整體的清晰度(du)。
廣州市艾索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 ,公司專注于音視頻技術與互聯網通訊技術融合應用,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全空間業務場景音視訊軟硬件產品和信息化融合解決方案,集生產、銷售、方案設計和技術服務 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ji)術(shu)企業。
艾索堅持走“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平臺化”產品和技術創新路徑,注重用戶體驗和價值認同,已自主研發了系統、分布式視頻系統、無紙化會議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會議智能協作系統、物聯網管控平臺 等多個(ge)系列的(de)(de)軟硬件產品,產品體系和解決方案(an)已覆(fu)蓋會議室、會議中(zhong)(zhong)心(xin)、指揮中(zhong)(zhong)心(xin)、體育(yu)場館、教(jiao)室、園區等各(ge)類空間,為(wei)黨(dang)政、公檢法(fa)、教(jiao)育(yu)、企事(shi)業(ye)等行業(ye)用(yong)戶提供完(wan)整(zheng)的(de)(de)信息化(hua)融合應(ying)用(yong)整(zheng)體解決方案(an)。
評論comment